9月7日银易配资,由广州市文化馆(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主办的“面塑里的故事——萧派面塑艺术作品展”开幕。
面塑是以面粉为材料,采用揉、搓、剪、挑、压、粘、贴等手法来造型的传统民间艺术,可分为面花和面人两类。萧派面塑是面人的优秀代表。本次展览是萧占行的首次个人展,以萧占行及其徒弟的面塑精品为核心,精选160余件/组展品,全面展现萧派面塑的发展历史、题材类型、技艺流程、材料工具和传承情况。
海报银易配资
萧派面塑始于清咸同年间的河北廊坊,由第一代传承人萧兴带入北京,后因第四代传承人萧占行离京来粤,于广东发扬光大。其类型丰富,分人物、十二生肖、瑞兽、瓜果花鸟鱼虫等类型,通过搭建骨架,能创作出大中小规格作品。题材多取自四大名著、传统戏剧、佛教道教、神话故事、民间三百六十行、现代人物肖像,尤其擅长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形态。作品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,令人称奇称绝。
本次展览位于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一楼特展厅,从非遗传承的视角,分成“匠心传承”“别开生面”“不朽技艺”“艺目了然”“桃李芳菲”五大展区。
“别开生面”展区是本次展览占比最重的主展区,分为文学历史、宗教信俗、传统戏曲、民生百态和岭南文化5个分展区。其中,文学历史题材的作品多取材自古代小说、戏曲和民间文学,本次展出的《关羽横刀立马》是萧占行的代表作之一。
岭南文化题材的作品不仅表现了妈祖、何仙姑、盘古王等岭南民间信俗,以及洪拳、咏春拳等武术文化,也表现了韩愈、苏轼等历代文化名人经略岭南的故事,是萧派面塑融入岭南、丰富岭南文化的象征。
本次活动将延续广州市文化馆(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自2024年以来持续践行的以展览为核心、综合各类动态活动形式的展示季模式。展览期间,主办方配套推出20多场面塑展示季系列活动。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。
南方+记者 杨逸银易配资
通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